로고
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31611—2023
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

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。

本标准不适用于以菜籽和棉籽为蛋白原料生产的植物蛋白。

2 术语和定义

2.1 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 以各类食用的可食用植物(豆类、谷类、坚果及籽类等)、食品加工用粕类或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等单一物质为原料,经提取、酶解和(或)微生物发酵、过滤、杀菌、干燥等工序生产的,相对分子质量在189~10 000的极为主要成分的产品。

3 技术要求

3.1 原料要求

3.1.1 食品加工用粕类应符合GB 14932的规定。

3.1.2 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应符合GB 20371的规定。

3.1.3 其他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。

3.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。

表1 感官要求 | 项目 | 要求 | 检验方法 | |------|------|----------| | 色泽 | 具有产品固有的色泽 | 取5 g被测样品散放在洁净的白色瓷盘中,在自然光下观察样品的色泽和状态,然后用200 mL温开水在洁净的无色透明容器中冲调均匀后立即嗅其气味,并用舌尖品味,品尝完毕后,静置2 min后,在自然光下观察容器中的无异物 | | 滋味、气味 | 具有产品应有的滋味和气味,无异味 | 同上 | | 状态 | 粉末或颗粒状,无结块,正常情况下可见外来异物 | 同上 |

3.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。

GB 31611—2023 表 2 理化指标 | 项目 | 指标 | 检验方法 | 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 | 总氮(以干基计)/(g/100 g) | ≥ 11.2 | GB 5009.5 | | 相对分子质量在 189~10 000 区段的相对百分比例/% | ≥ 60 | GB 31645 2018 附录 A* | | 水分/(g/100 g) | ≤ 7.0 | GB 5009.3 | | 酸度(以乳酸计)/(g/100 g) | 阴性 | GB 20371 | * 用相对质量分布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在 189~10 000 的相对百分比例之和。 * 仅适用于大豆蛋白肽。

3.4 污染物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表 3 的规定。

表 3 污染物限量 | 项目 | 限量 | 检验方法 | 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 | 铅(以 Pb 计)/(mg/kg) | 0.3 | GB 5009.12 | | 总砷(以 As 计)/(mg/kg) | 0.3 | GB 5009.11 |

3.5 真菌毒素限量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 GB 2761 中相应植物原料所属食品类别制品的规定。

3.6 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 4 的规定。

表 4 微生物限量 | 项目 | 采样方案*及限量 | 检验方法 | 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 | | n | c | m | M | | | 菌落总数(CFU/g) | 5 | 2 | 10⁴ | 5×10⁴ | GB 4789.2 | | 大肠菌群(CFU/g) | 5 | 2 | 10 | 10² | GB 4789.3 | * 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 GB 4789.1 执行。

3.7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 GB 2760 的规定。

4 其他 产品标签应标示具体植物蛋白的来源和产品状态,如:大豆蛋白肽(粉或颗粒)、小麦蛋白肽(粉或颗粒)、玉米蛋白肽(粉或颗粒)等。